智能咨询
官方微信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
陕西省文化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陕西省艺术馆(原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6 年2 月18 日,隶属于陕西省文化厅,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着全省公共文化的组织、辅导、研究、创作以及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在业务上指导全省市县文化馆、站工作,是全省公共文化的“龙头”单位,系全省公共文化的组织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收藏研究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文化馆协会书画委员会挂靠并隶属于省艺术馆。馆内设有办公室(含财务、人事、文秘等)、党风党建办公室、美术摄影工作部、音乐舞蹈工作部、戏剧文学创作部、公共文化服务培训部(含艺术考级)、公共文化理论调研部(群文学会秘书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少儿艺术教育部、数字文化馆建设办公室、公共文化社团管理部、《百花》编辑部等12个部室。

陕西省艺术馆2015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2015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12年被省教委授予“陕西省第一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省艺术馆编制76人,书记、馆长洪济龙,副书记、副馆长杜俊杰、刘丽娟,副馆长王茵,馆长助理穆平潮。

陕西省艺术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业务工作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事业发展为目的,以免费开放为契机,强化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凝神聚力、奋发有为促发展,突出抓了业务建设、品牌活动、培训辅导、理论研究、惠民演出等具有影响的工作,积极探索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服务功能,对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起着引领、示范、推进和促动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创品牌”免费开放的新高度,公共文化的服务基本上达到了四级联动,区域共建,运转有序,服务高效的免费开放运行机制。近年来,陕西“群文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彰显了新时代陕西公共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省艺术馆以公共文化免费培训为抓手,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开展基层文化队伍的系列培训工作。自2011年免费开放以来,通过每年10期上千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免费培训,集中提升了一大批业务干部、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凝聚了一大批文化工作的人才队伍,为推进陕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团队支撑。

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承担着对本省非遗保护的具体工作,在对传承人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培训、课题承办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截止目前(2018年5月),陕西省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人;省级非遗项目600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8人;市级非遗项目141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81人;县级非遗项目4150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77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集中展示陕西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发挥了宣传窗口和教育阵地的积极作用,2016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

陕西省艺术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提高站位意识,重点打造出一批较有影响的活动。近年来,先后组织举办了多起儿童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如少儿艺术节)、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已举办了四届)、三秦文化大讲堂、“群星风采”——全省群文干部业务技能大赛(已举办了五届)、新农村巧娘才艺系列培训班(已举办了18个班)、艺术助力扶贫(少儿)教育基地系列活动(已在三个县举办)、文化部“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已举办了六届)、丝路文化系列活动(演出、摄影展示以及文化馆联盟等)、数字文化馆建设(文化部全国重点试点单位)、举办新农村民间传统技艺(绝活)展示、群众文化社团下基层惠民演出以及业务干部多部论文、作品成果集出版,单位和个人获奖成绩优秀。

2016年10月,陕西省艺术馆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颁发的先进集体奖。创作的《丝路欢歌》荣获文化部第十七届中国艺术节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2016年10月,“‘欢跃四季’——全国百姓优秀广场舞活动”获中国文化馆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组织奖”。在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2017年省人民政府主办)上,有4部作品获陕西“群星奖”。

陕西省艺术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坚持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业务精神,使公共文化的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以文化惠民、文化娱民、文化育民、文化为民为己任,为陕西文化的繁荣兴盛,做出应有的成绩。